生命无常,但应急有术。当心脏骤停发生时,前4分钟是挽救生命的黄金窗口期。掌握心肺复苏(CPR)与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使用技能,已成为现代公民重要的生命守护能力。2025年,上海市将“在居民小区和重点公共场所增配75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”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,宝山区淞南镇积极响应,通过“设备+人才”双轨并行的模式,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应急救援安全网络,让 “救命设备” 真正发挥 “救命作用”。
为落实推广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正确使用,淞南镇红十字会在区卫健委和区红十字会的指导下,按“配置设备与救护人员1:10”的比例组建救护员队伍,持续开展多场以心肺复苏和AED使用为主题的培训。培训覆盖镇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、居委干部、小区物业、社区居民、志愿者等关键群体 —— 这些群体日常活跃在社区服务、公共管理、场所值守等一线岗位,既是突发情况的 “第一发现人”,也是衔接专业医疗救援的 “第一响应人”,通过系统培训让他们掌握急救技能,相当于在镇域内织密了 “应急救援网”。

本次培训采取"理论+实操"双轨教学模式,确保学员既能懂原理,更能会操作。专业老师通过PPT课件深入解析心脏骤停的急救原理、“黄金四分钟” 的时间紧迫性,以及 CPR 与 AED 协同操作的核心逻辑。在沉浸式实操环节,学员们分组使用人体模型和模拟 AED 设备,完整演练心脏骤停全流程急救步骤,讲师全程指导,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,通过 “先学后练、边练边改” 的闭环教学,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掌握标准化急救技能。
此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学员们的踊跃参与和广泛好评。通过培训,不仅提高了学员们应对突发心脏骤停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,也在淞南镇营造了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的良好氛围,为助力打造安全、健康、和谐的幸福淞南奠定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