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训由友谊路街道红十字会的专业救护培训师资团队授课,内容涵盖心肺复苏(CPR)、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使用以及气道异物梗阻三大核心模块。
在心肺复苏培训环节,红十字师资详细讲解了CPR的操作要领,包括如何判断患者意识、正确进行胸外按压(深度5-6厘米,频率100-120次/分钟)以及人工呼吸的方法。参加培训的教师们在模拟人教具上进行了实操练习,师资在旁一对一指导,确保每位教师都能精准掌握按压位置、力度和节奏。

针对校园内可能发生的气道梗阻情况,培训师资重点讲解了“海姆立克急救法”,并通过生动的演示,让教师们掌握了针对成人和儿童的不同操作手法。这一急救技能被形象地称为“生命的拥抱”,让参训教师印象深刻。

此外,培训还特别强调了AED的使用方法。培训师资结合设备实物,逐步演示了“开机→贴片→分析→放电”的操作流程,并指导教师们如何在急救过程中与CPR配合使用,最大限度地提高抢救成功率。

学校作为意外事件发生的高危场所,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急救技能,也为校园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实的防线。参训教师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培训,不仅掌握了实用的急救知识,更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和能力。
生命无小事,急救是关键。友谊路街道红十字会将继续携手辖区内有关学校,推动急救知识的普及与深化,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,为建设平安校园贡献力量!